位置:首页 / 患者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正文

10月18日,以“数智骨科技术创新与转化”为主题的第六届中亚骨科学术会议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举办,旨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医深度融合,提升区域骨科诊疗水平,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骨科领域的科技合作与协同发展。
会议聚焦数字骨科、智慧医疗新技术与新材料,深化医工交叉融合创新,锻造骨科新质生产力,共筑“健康丝绸之路”,吸引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以及国内各医院的知名骨科专家、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医学生等参加。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举行了“跨省结对·共筑美好”职工志愿服务活动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签约及揭牌仪式,同时,吉林大学授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北方六省区冰雪运动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分中心”正式揭牌。
本次会议邀请到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医疗机构骨科专家;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髋关节外科主任王健全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吉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王金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外科主任施忠民教授和脊柱外科、脊柱微创诊治中心主任连小峰教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数字骨科中心办公室主任朱英杰教授等国内知名骨科专家,以及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马原、宋兴华、谢荣、孙荣鑫、舒莉等专家授课,为与会者带来高水平学术盛宴。
王健全教授表示,在此次学术活动中,中国医疗设备及技术创新成果丰硕。与沿线国家展开的医学交流,不仅是文化互动的重要桥梁,更能惠及各国人民、深化友好关系。他建议未来组织更多基层骨科医生参与交流,克服地理限制以扩大会议影响范围。同时,他高度认可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在骨科领域的发展成就,相信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发挥更广泛的积极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一科主任医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主任马原表示,此次学术会议让参会者收获颇丰。希望通过持续举办高质量会议,能为中亚骨科青年医生提供学习机会,培养范围涵盖临床骨科基础与数字骨科、AI辅助诊疗等前沿技术。
第六届中亚骨科学术会议不仅为各国骨科医学专家搭建起骨科领域经验成果的共享桥梁,提供了跨区域交流协作的优质契机,更给新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增添了强劲动能。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中亚各国医疗机构的联动协作,主动探索多元合作模式与实践路径,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倾注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