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位置:首页 / 患者版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讲堂 / 正文

雾化吸入治疗,您做对了吗?
雾化吸入治疗,您做对了吗?
发布者: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浏览数:18发布时间:2025-09-30

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转化为气雾,经呼吸道吸入以实现治疗的方法,主要用于消除炎症水肿、解痉解挛、稀化痰液、帮助祛痰,从而通畅气道、改善通气功能;还可用于胸部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或配合人工呼吸进行呼吸道湿化及间歇药物吸入。

痰量增多、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是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气道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也可见于围手术期、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痰液潴留会引起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严重时可堵塞气道危及生命。因此,在病因治疗基础上重视痰液管理,有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根据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湿化气道,减轻气道痉挛、黏膜水肿及炎症,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预防肺内感染。每次治疗10~15分钟,结束后需深呼吸并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雾化器需垂直握持。幼儿可抱坐,用面罩覆盖口鼻;成年患者应取坐位,用嘴吸气、鼻呼气,吸气时深吸,使气雾充分到达支气管及肺内。

氧流量需调至6~8L/分,请勿擅自调整;氧气设备附近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

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低龄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哭闹。

雾化后需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擦拭口鼻部残留雾珠,防止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或受损。

雾化后应喝水或漱口,预防口腔黏膜二重感染。

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理想给药方式,与常规给药相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然而,不规范治疗不仅降低疗效,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威胁生命健康,增加患者经济、精神负担及社会医疗成本,因此雾化吸入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坐着雾化?

坐位可使雾化药物在呼吸过程中顺利进入肺泡,提高疗效。坐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膈肌收缩充分、吸气时下移更明显,肺容积增大,药物可更充分到达肺深部及肺泡;此外,普通喷射雾化或氧气雾化时,药液处于装置底部,坐位可使药液覆盖喷射口,形成更均匀的气溶胶颗粒,更有效进入肺内。

雾化吸入装置的消毒与保存

雾化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能附着细菌。为避免交叉感染,建议使用一次性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需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洗消毒储药池、管路及面罩,晾干后封闭存放,防止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门诊出诊表 门诊出诊表 就医须知 就医须知 方位指南 方位指南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